安徽在线-安徽新闻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社会 - 娱乐 - 体育 - 军事 - 教育 - 汽车 - 奇闻 - 科技 - 房产 - 美食 - 视频 - 搞笑 - 暴光 - 贴图 - 投诉 Rss
当前位置: 安徽在线 > 汽车 > > 建核心价值观,大国都很看重

建核心价值观,大国都很看重

2014-02-17 10:08 责任编辑:系统采编 来源: 打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国家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自由、民主、博爱”是西方反复筛选、形成的最简洁的价值观表述,但细看美国、德国,近年来仍在不断热议“价值观词汇”。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国家敢放松价值观的建设。新西兰不惜挑战强权来捍卫本国价值观中“生态可持续性”的理念,才让这个南半球岛国成为“自豪的小国”。恢复元气的俄罗斯也在反思价值观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外学者看来,中国提出的提振国家信心、凝聚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场“及时雨”。德国柏林政治学者乌尔里希·阿勒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明确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也有利于与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形成共同价值观,减少对中国的偏见。

  美俄都在议论价值观危机

  如果请美国人谈论美国核心价值观如何定型,他们一定会提到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人人平等权利的伟大总统林肯。美国社会学家、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教授韦恩·贝克从1996年开始研究核心价值观,去年9月他出版新书《团结的美国:美国价值观、美国特质和绝大多数美国人推崇的10种信仰的惊人现实》。韦恩2004年曾出版《美国的价值观危机:现实和感受》一书,认为当代美国人拥有“10种备受各种人口、宗教及政治派别推崇的共同核心价值观”,如尊重他人、平等机会、自由、安全、自立和个人主义、正义和公平、成功、追求幸福、象征性的爱国主义(对国旗、国歌等国家象征的情感寄托)以及批判性的爱国主义(美国民众出于爱国和希望国家实现崇高理想而批评美国的政策)。专门研究林肯的美国学者邓肯·纽卡默认为,这10种核心价值观为美国实现政治和谐提供了新“工具”,而且都能从林肯那里找到渊源。

  随着两党之争屡陷僵局,韦恩这样的美国学者对当前社会和价值观出现的分歧表示忧虑。2月11日,韦恩在《赫芬顿邮报》网站撰文说:“许多美国人都希望治愈我们痛苦的分歧。好消息是,对全国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美国人仍共享广泛的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四个特征:备受推崇、被广泛认同、经过长时间考验并保持稳定,以及不会因年龄、教育程度或政治及宗教不同而改变。

  俄罗斯人同样将价值观看得很重。据《俄罗斯报》去年4月15日的报道,在苏联时期,苏共并没有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核心价值观,但形成以团结、互助”、诚实、勤劳为内容的价值观体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失去了核心价值观,此前形成的良好价值观被低俗、自私和冷漠所取代。文章援引一位名为安德烈的退休工程师的话说,虚伪的投机行为已全面取代正确的价值观。20年来俄罗斯社会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价值观的变化。除东正教,再没有一个主要的社会价值观体系指导社会。因此,普京上台后一直用“爱国主义”和“强国梦”来激励俄社会团结。

  作为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同样是“爱国、忠诚、奉献、遵纪、坚守”,而在苏联的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内涵。闻一说,一个社会要形成一种核心价值观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国家的决策和社会的需求相同步;二是决策人的认识需得到民众认同;三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不能有主体民族和非主体民族之分,这是决定核心价值观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四是核心价值观更需要广大民众同心协力和发自内心的支持与创造精神;五是核心价值观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它是鲜活的、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力量。

  中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像场“及时雨”

  外电近日对中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论不多,但在很多西方学者看来,中国的价值观建设意义重大。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自由”、“法治”也是英国人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虽然时代在变,“法治”和“自由”一直没有脱离英国人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范畴。伦敦大学教育学者提姆·霍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舆论中讨论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件好事,尽管他认为十多个关键词有些超出他的想象。霍根认为,英国人将法治作为社会价值观的根本,其实可以延伸出很多价值观话题,比如“平等”、“公正”。霍根认为“法治”和“自由”,对社会制度不同的中国同样非常重要,但需要客观看待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太长,一些人治思想仍在社会中体现出来。此外,“诚信”、“敬业”以及“友善”等应该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但中国正处在经受商品大潮冲洗的阶段,因此,人们意识到中国社会目前在这几点上有所欠缺,需要改进。

  德国柏林政治学者乌尔里希·阿勒曼1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国人在砸碎各种旧观念的同时也担心国家出现价值观危机。阿勒曼认为,如果没有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社会就无法凝聚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明确新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国的需要,就像一场“及时雨”。阿勒曼认为,正被中国人热议的这些核心价值观来之不易,中国的价值观还在建设、演进、摸索的过程中,而西方国家自由、博爱、民主等价值观都已是“历史结晶”。但他强调,即使西方国家,其核心价值观也会不断改变。

  阿勒曼认为,中国明确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欧洲曾经是普世价值的发源地,通过输出价值观,欧洲发展成世界最强大的地区。美国也由此保持世界大国的地位。阿勒曼告诉记者,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利于与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形成共同价值观,减少对中国的偏见。

  新西兰亚太文化交流中心主席张培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价值观建设应从细节做起,真正使价值观变成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例如,“文明”看似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实际上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张培军促成过数十次中新两国文化艺术团体的交流演出,他总是为华人观众不守时、穿着邋遢、违反规定拍照、随意走动等现象感到失望。因此,他认为,核心价值观建设除了精炼出的概念外,更应注重对概念的解释和落实,这一点,西方国家有上百年的经验,已形成成熟的模式。

  原标题:建核心价值观,大国都很看重

  原文链接:http://world.huanqiu.com/depth_report/2014-02/4835135.html

  稿源:环球网

  作者:刘洋

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广告,发稿等业务 请联系 安徽在线业务联系

安徽新闻-加盟-企业-消费-人物-维权-女性-健康-汽车-旅游-科技-警示-生活-公司-新闻-暴光